凯发娱乐大厅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898-08980898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拉新一个顾客的成本已经超过200元,而激活一个老顾客的成本不到30元。”
尽管我们未能找到一个单一、确切的官方来源证实这一具体数字,但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与哈佛商学院教授 Frederick Reichheld 在90年代提出的“客户忠诚度经济学”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理论明确指出: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通常是保留一个现有客户的5倍甚至25倍。
然而,现实中许多商家仍将80%的预算投入“如何让新顾客第一次下单”,却忽略了“如何让老顾客再来一次”。
今天分享一个知名运动品牌的案例:他们通过“200积分+1元兑换”的策略,没有依赖网红带货或广告投放,仅仅通过激活“沉睡的积分”,将其转化为“到店的理由”,就实现了低成本高转化。
或许我们都该问自己:当顾客走出门店的那一刻,你和他的关系,是结束了,还是刚刚开始?
这家知名运动品牌业务发源于某国外,进入中国市场后年销售额达到数亿乃至数十亿元,产品线覆盖训练鞋、运动服、马球衫、足球靴、篮球鞋等多种主营品类。
2023年,该品牌决定将经营策略从单纯的渠道经营,逐步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模式。过去,品牌方主要关注线上网店的销售额。然而,在打通线上线下系统后,品牌发现线下门店在顾客成交率、连带率和退款率方面均优于线上网店。因此,他们计划通过引客到店的策略,重点吸引老客回购。
此前,品牌曾尝试通过发放纸质复购券吸引顾客回店消费。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弊端:
为解决上述难题,该品牌创新性地引入了“线上兑换,线下使用”的策略。这种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低成本的积分兑换方式引导顾客回店,能够有效促成更多的连带交易。
顾客在品牌小程序上,通过200积分 + 1元的方式,兑换一张指定的品牌袜子满减兑换券(例如:商品价值18元,对应优惠券为“满18减18”)。该券在实际使用中等同于免费领取该商品。
顾客在90天内前往指定门店兑换商品。在此过程中,门店导购人员会积极引导顾客浏览并购买店内其他相关商品,从而有效提升连带销售额。
这个活动的成功,关键不在于“送袜子”,而在于背后的数字化链路。团队通过四个步骤,将“抽象的积分”转化为“可追踪的到店行为”:
第一步:让券“活”起来。摒弃传统的纸质券,在系统中配置“满18减18”的电子券——顾客兑换后,券自动存入微信卡包,90天内随时可用,解决丢失问题。
第二步:用“虚拟商品”搭桥梁。在积分商城上架“1元+200积分兑换袜子”的虚拟商品。顾客下单后,系统自动发送电子券。此设计巧妙解决了“积分不能直接花”的痛点,使兑换过程如同网购般简单。
第三步:追踪每一步行为。从兑换虚拟商品、领券到到店核销,每个环节数据清晰可追溯。团队发现:“兑换后3天内到店的顾客,连带消费率最高。” 据此,他们调整了券的有效期提醒策略,在第3天和第7天分别推送消息,成功将核销率从最初的70%提升至94%。
第四步:用“小成本”撬动“大生意”。最终计算袜子的成本带来的连带销售额,计算得出ROI(投资回报率)达到惊人的17倍——相当于每投入1元,赚回17元。
这个案例听起来简单,但团队在落地时也踩过不少坑。若想尝试类似活动,以下三个关键细节务必注意:
曾有商家照搬模式,核销率却不足30%。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到店提醒”机制,顾客兑换后极易遗忘。工具能追踪数据,但不能替代“人性化、及时化的提醒”。
活动结束后,团队并未急于推出新兑换活动,而是深度分析顾客消费记录:向跑步爱好者精准推送跑鞋优惠,为常购球衣的顾客推荐新款。结果,两个月后这些顾客的复购率比其他人群高出42%。这印证了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对提升长期客户价值的巨大作用。
这个案例的核心启示在于:激活存量用户的成本远低于获取新客。当流量成本日益高企,盘活老顾客(尤其是其账户中未被使用的积分/权益),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