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某某花卉园林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联系我们

凯发娱乐大厅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898-08980898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园林庭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园林庭院

奎虚书藏:见证日军在济南投降全过程

所属分类:园林庭院发布时间:2025-09-04 21:32:03点击量:

  

奎虚书藏:见证日军在济南投降全过程

  从游人如织的大明湖公园正南门的牌坊下进入景区,沿着湖岸往西走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园中园——遐园。这座小巧的园林内小桥流水、游廊迂回、山石嶙峋,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老建筑错落其间,曾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遐园始建于1909年,为当时山东省立图书馆的一部分。园林西侧是著名的“奎虚书藏”楼,这里曾经见证过一桩重大历史事件——1945年12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山东战区受降仪式在这座藏书楼内举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并将中国受降范围划分为16个地区;12月27日,为济南沦陷八周年之日。就在1945年12月27日这一天,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在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大礼堂隆重举行,此礼堂就是“奎虚书藏”大阅览室。

  根据《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命令【军字第一号】》,济南、青岛、德州受降主官为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中将。日军投降部队为四十三军及所辖独五旅、独十二警备队、独十一旅及海军陆战队(集中青岛)、四十七师、第九独立警备队、十一警备队(集中济南),日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作为日军代表签降。

  1945年12月27日9时,各方代表到达山东省立图书馆。日方签降代表到达会场后,被引导至遐园的海岳楼内等候。10时,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在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大礼堂隆重举行。

  根据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印发的《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纪念册》记载,受降典礼礼堂门前悬挂红底金字匾额,上书“正义重申”。礼堂内四周悬挂着青红白三色布幕,礼堂正面高悬孙中山像,礼堂左右上方分悬“永奠和平”4个金色大字,四壁还悬挂着中美英苏4国国旗和“胜利徽”。礼堂正中为受降主官席,左为武官观礼席,右为文官观礼席,受降官对面为签降代表席,左右观礼席两边,均为新闻记者席。整个礼堂内布置得简单朴素,气氛庄严肃穆。

  参观典礼的中方军政官员按次入席,武官一律着军服佩勋表,文官一律着黑色中山装。李延年身着军装,胸佩勋章,率领副司令杨业孔、参谋长梁栋新、军长霍守义、军长廖运泽步入礼堂。日军签降代表寒川吉溢向中方代表鞠躬,呈献受领证书。

  随后,引导官少校参谋张通引导日军签降代表细川忠康、渡边洋、寒川吉溢、神保信彦、铃木一郎从海岳楼走出,进入受降仪式会场,向李延年及各受降官敬礼,然后入座。

  紧接着,签字仪式开始。签字命令书共4份,两份为正本、两份为副本。中方代表李延年在命令书上签字,梁栋新将签字命令书正副本手交给日方代表细川忠康,并说道:“此为副司令官交予贵官之第一号命令,希望贵官彻底了解,彻底奉行,并以最迅速之方法转达所属部队,一体奉行。”细川忠康等起立接受。

  细川忠康接过命令书后,捧读一遍后在命令书及受领证上签字并加盖官章,留下两份副本。然后,寒川吉溢走到受降主官李延年前行鞠躬礼,双手将命令书递上,即回原位。李延年检阅后签字并钤官印,向签降代表发问:“对命令是否完全了解?”日军签降代表全体起立,由细川忠康答称:“完全了解,并绝对服从。”

  接下来,日军签降代表全体起立,摘下佩刀,一齐走到受降主官席前行礼,将佩刀献上,表示解甲投降。最后,张通引导5名日方签降代表退席,参谋处第一课长董士明上校代表受降主官相送。至此,受降典礼礼成,李延年带领全体观礼官员鼓掌庆祝胜利。其后,李延年发表胜利演说。大致为:“本日为日本八年前日军攻陷济南之日,今日举行受降典礼,其意义至为重大。今日之胜利,实由抗战将士之奋斗及盟邦之协力始获得最后之胜利,今后复原工作以及建国大业均待推进。仍希望与会各,本诸抗战之精神继续努力……”

  据记载,受降典礼后,山东地区投降日军上交的各种武器有飞机、大炮、坦克、、马匹等,数量很多。

  受降典礼结束后,李延年亲笔书写了“我武维扬”4个大字,后来被制成一块木质匾额,一直保存在“奎虚书藏”楼里。

  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件重要的抗战文物。此匾额长2.75米,宽1.11米,重约150公斤。匾额整体涂黑漆,正面“我武维扬”金色大字遒劲有力,右上角字迹为“中华民国卅四年十二月廿七日受降纪念”,左下角落款为“李延年题”。

  据山东省图书馆方面介绍,这块珍贵的木质匾额能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省图书馆的职工在匾上抹了一层腻子,又在上面刷了油漆,把木匾改成一张桌面,放在阅览室内当阅览桌。也正因为这样,木匾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20世纪80年代初,匾额的原貌得以恢复。

  在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也就是“奎虚书藏”楼所在地,记者看到了《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纪念册》的复制本。

  据介绍,《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纪念册》的原件是山东省图书馆收藏的珍本藏书。封面为深蓝色布面硬壳精装,左上方印有一个徽章图案,右侧是“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纪念册”字样,在下方的空白处分3行印有“受降主官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中将”字样和“1945年12月27日”日期。

  此册共25页,内页为画报纸,每页页眉都印有中、美、英、苏4国国旗,页脚并排象征胜利的“V”字。扉页印着”永奠和平“字样,其后为目录页,第一页为李延年与何思源分别写的序,均为手写字迹。册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纪实摄影》,共6页12张照片,全面、详实地展现了受降的全过程,紧接着是《受降仪式经过概述》一文,这一部分是此册最重要的内容。后面还有《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举行完毕后受降主官及各观礼来宾合影》及来宾签名等照片和资料。

  此册的最后一个部分内容是和接收有关的内容,比如《接收产业单位》《接收法则》等,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揭示了当时接收日军侵略占领济南、山东的各项产业的详细情况。

  另外,山东省图书馆还收藏着一把当年投降日军军官献上的佩刀,是非常珍贵的抗战历史文物。

  在山东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中,有一件和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有着直接关系的文物——日军投降代表签字用笔。

  这支笔的笔杆为竹制,笔头为羊毫,配有铜质笔套,笔杆上刻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济南地区日军投降代表签字用笔”繁体楷书字迹。

  受降典礼当日,在“奎虚书藏”一楼举办的受降典礼上,当时的日军签降代表签字所用的即是这支毛笔。

  据称,1946年,新闻记者杜郁仑将这支毛笔赠送给了居住在济南的著名学者路大荒。1959年2月,路大荒将此笔捐献给了成立不久的山东博物馆。

  路大荒是山东文博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版本目录学专家,古籍、书画、古玩鉴定专家和书画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最有名的专家。他一生正直,治学严谨,成就斐然。他收藏的这支日军投降签字毛笔,在承载重要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内涵。在他捐赠给山东博物馆后,就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物,是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典礼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赵晓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电话:0898-08980898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88888888号